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中国骨科专家50强

曾著 Internet Deep 2022-08-26


本固枝荣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西医骨科专业组,开展骨折治疗、畸形矫正、关节成形等手术,标志着骨科在中国开始成为外科中的独立分科。中国骨科学上承传统正骨医学,最初以学习西方骨科学为主,经过百年来的融合发展,理论研究成就和临床治疗水平蒸蒸日上。
 
骨科又称矫形外科学,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通俗来讲,常见的韧带拉伤、关节炎、腰间盘突出、骨折等有关四肢手足、脊柱、骨盆部位的疾病都属于骨科范畴。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学科和行业的发展,骨科发展呈现微创化、个体化和智能化的趋势,研究日益多元化和深入化。尽管不同地区的骨科医院和医生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医疗资源分配不够均衡,总体上仍处于较高水准,值得信任和依靠。
 
在大数据体系的支撑下,骨科疾病数据库得以建立起来,并且不断扩充样本容量,为从业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案例与数据。得益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医学影像处理、三维建模及3D打印乃至骨科机器人等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相应疾病的治疗越来越精细精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与负担。
 
踵事增华
 
中华医学会于1937年成立骨科学组,最初只有孟继懋、牛惠生、叶衍庆、胡兰生、任廷桂和朱履中六名成员,截至目前已演变为下设十余种细分学组包含近百名委员的骨科分学会,创办了骨科界的国际品牌学术会议COA,搭建起以内地为核心、联合港澳台、辐射世界的国际骨科交流平台。
 
国内杰出骨科先驱孟继懋1936年任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骨科主任,后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1957年任北京市积水潭医院院长,创建了中国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创伤骨科,设有烧伤、创伤、手外科、显微外科、普通骨科及肿瘤7个亚科,还在院内建立了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开展与创伤骨科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上任积水潭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长期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及应用,是我国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自主研发了国际首台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产品并在临床广泛应用,首创的计算机辅助微创脊柱手术理CAMISS,创新5种新术式,成为国际手术金标准。他首次发现颈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病机制,革新手术理念;提出椎旁骨化新理论,改变人工椎间盘设计方向。
 
细数这百年来的骨科发展历程,传承和创新是主旋律。在前人排除万难一沙一石筑起的路基上,后辈们集中优势与资源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优化提升医疗水平,向着未知的遥远的顶峰迈进。
 
仁心仁术
 
回头看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孟继懋与协和医院同道组成医疗抢救组,辗转于北平郊区为抗日将士治伤。抗美援朝期间,时任协和医院骨科教授的他为近百名志愿军伤员逐一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进行重建手术治疗。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信念感在其心,精益求精的追求和能力在其行。
 
十四年前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全国各地集合骨干中坚力量组成抗震救灾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害现场进行救援。地震中的受灾者几乎都面临着挤压伤、砸伤,当时79岁高龄的骨科泰斗卢世璧不仅在救治过程中悉心地传授挤压伤治疗技术,还不辞辛苦地利用救援空隙时间给医生们上课,把自己几十年的治疗经验倾囊相授。
 
先辈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于骨科学的青年医生,他们上下求索、戮力同心,延续着骨科的崇高专业使命并将其发扬光大,经历了漫长的求学和多年实践积累,才组成今天这一支优秀的骨科精英队伍,在推动学科日臻完善的同时,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以患者利益为先,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
 
一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对医道这一“至精至微之事”的教诲,行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既要在专业上极深研几,亦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操守。
 
(文/曾著)
 
参考资料:《中国骨科七十年》
 
e-Mail:lab@enet16.com
TEL:010-65283855
 
【排行“i系列标准”统一详细说明】

推荐阅读:

2022买菜APP排行榜

2022年度SaaS企业 TOP100

2021电子产品排行

2021博物馆分类排行

2021工业大数据企业排行榜

2021中国医院科研实力排行榜

2021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势力排行TOP200

2021年度招聘APP TOP20


2021中国信创500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